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吸烟人数的增多及人口的老龄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由于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往往会导致就医不及时,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随之也呈现出增长趋势。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是指在海平大气压下,于静息条件下呼吸室内空气,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等情况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8kPa(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6.65kPa(50mmHg)。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后,患者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出现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功能障碍和代谢紊乱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以往,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常用方法为常规保守治疗及传统呼吸机治疗,其中常规保守治疗无创伤性,易被患者及家属所接受,但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多为老年人,呼吸肌等身体各器官功能减退,循环供氧量减少,对氧的运输和利用易出现障碍,对药物的吸收功能减退,依靠自身力量很难改善其通气状况,因此治疗效果较差。而传统呼吸机治疗虽然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通气状况,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治疗具有创伤性,患者承受的痛苦较大,不易被接受,再者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插管时间即呼吸机使用时间也延长,肺部感染的发病几率也会随之增加,不仅不利于患者的恢复,还有可能会加重病情,增加治疗难度。